4.2.1存货取得的查账标准与演练
(1)存货取得的查账标准
在对存货取得业务进行审查时,其审查内容包括有关存货账户的设置是否合理、相关凭证账簿内容是否正确、存货数量是否准确等,这些事项的具体查账标准,如表4-8所示。
表4-8存货取得的查账标准表
审查内容 | 查账标准 |
有关存款账户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| ①审阅有关存货的会计资料,以便了解有关存货账户的设置情况 ②调查企业对存货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具体要求,以及对存货的实物管理情况、账实核对情 况等 ③分析存货账户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,能否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|
|
|
|
查阅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关注摘要中的记录 | ①审查存货购进过程中进货费用以及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②审查对折扣的处理是否正确 ③审查是否存在账外存货等 |
|
|
查阅“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”明细账 | ①通过审查“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”明细账及相关的会计凭证,审查增值税的处理是否正确 ②特别应重点审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,核对账证、证证是否相符,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|
|
实地观察盘点存货 | ①查账人员必须合理、周密地安排盘点程序并谨慎予以执行 ②盘点的时间应尽量接近年终结账日 ③在盘点时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盘点的有效性,比如各存放点同时盘点、停止存货流动以及盘点数额达到合理的比例等 |
|
|
从账外寻找问题突破口 | ①对于接受捐赠或购进溢余不入账的问题,仅审阅、核对会计资料有时很难发现问题,必须通过调查询问,从账外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②如对于“小金库”问题,往往会从一些相关问题中发现线索,如企业大量发放奖金,但账上未作反映等 |
(2) 存货取得的查账演练
4-8:未将购入存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存货成本
案情介绍 | 查账人员在对企业2016年10月的存货进行审查时,发现了一张记账凭证上记录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。 |
借:原材料—+A材料30000 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5100 管理费用5000 贷:银行存款40.100 |
|
|
|
问题分析 | 这是一笔购入存货业务的分录,但是该分录中不应该出现“管理费用”科目,可能是会计人员在记录时,错将购入存货过程中发生的运费、装卸费等支出登记为管理费用。 |
调查取证 | 通过核查记账凭证后所附的原始凭证,发现有一张3500元的运输发票和一张1500元的劳务发票,分别是运输和装卸这批货物的支出凭证。由此,可以确定以上推断。 造成上述错弊原因是会计人员对业务核算不熟练,编制了错误的会计分录,造成存货成本减少,管理费用增加。 |
|
错弊处理 | 发现这项错弊后,查账人员应责令会计人员用红字将错误的凭证冲销,然后编制一张新的凭证,其会计分录如下。 借:原材料——A材料35000应缴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5100 贷:银行存款40100 如果这批原材料已经被领用或销售,会计人员还应将领用和销售的凭证冲销,重新按照正确的成本编制会计分录。 |
|
|
|
|
4-9:任意虚列自制半成品的成本
案情介绍 | 查账人员在对企业2016年11月份的“基本生产成本”账户进行检查时,发现生产的A产品的成本与以往相比偏高。 |
问题分析 | 该企业一直采用分步法对A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,通过半成品库对生产步骤之间的半成品进行结转,通过“自制半成品”明细账对半成品进行核算。查账人员怀疑可能有虚列自制半成品成本的现象。 |
|
调查取证 | 查账人员在对2016年11月份的“基本生产成本——A产品”明细账的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性复核,发现生产A产品所使用的自制半成品成本偏高。对“自制半成品”明细账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分析,其中原材料费用数额比以往都偏高。
然后调阅最近的相关凭证,其会计分录如下。 借:基本生产成本——A产品30000 贷:原材料——ABS塑材30000
但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内容不符,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不仅有基本生产车间领用ABS塑材14400 元的领料单,而且有基建部门领用ABS塑材15600元的领料单。询问有关当事人,当事人承认了是为提高A产品的生产成本而虚列了自制半成品成本,将用于基本建设的原材料计入了“基本生产成本”账户,加大了自制半成品成本。
随后查账人员查到将用于基本建设的原材料计入“基本生产成本”的数额累计已达到43233元。 为了达到少交税的目的,将用于基本建设的原材料计入了“基本生产成本“账户,加大了自制半成品的成本。 |
|
|
|
|
|
|
|
|
|
错弊处理 | 已知上述自制半成品有2/3正在生产加工,尚有1/3的自制半成品在库中。并作如下会计分录。 借:在建工程43233 贷:基本生产成本——A产品28822 产成品14411 |
|
|
|
存货取得业务错弊风降提示
回将不属于存货范围的物资作为存货进行管理核算
回外购存货时,计价不准确
回任意虚列委托加工存货的成本
回接受捐赠的存货不入账
回存货有关账户设置不科学、不合理
4.2.2存货发出的查账标准与演练
(1)存货发出的查账标准
对于存货发出业务的审查,应重点审查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是否正确、合理。具体的查账标准如表4-9所示。
表4-9存货发出的查账标准表
审查内容 | 查账标准 |
判断选用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合理性及一致性 | ①查账人员应首先询问企业有关人员,了解其存货方法选用情况,调查该企业存货管理和核算方面的基本情况,确定选用方法是否合理 ②查阅有关材料指标,分析对比各个会计期间财务指标有无异常变化,核查各期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一致等 |
“材料采购”“原材料”“材料成本差异”明细账 | 查阅、核实有关材料的会计资料,复核企业有关计算结果,查证材料成本差异与以前相比是否存在较大波动,当期生产成本、销售成本及利润等指标是否有较大波动等 |
“库存商品”明细账 | 对比各期的销售数量和成本水平,抽查并复核库存商品明细账贷方记录,检查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采用了正确的计价方法,单价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 |
(2)存货发出的查账演练
演练4-10:通过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户虚增成本
案情介绍 | 查账人员在对企业的“库存商品”和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户进行审查时,发现企业的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 户下有多个明细账户都存在较大的借方余额。部分存货的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户借方余额甚至超过了 “库存商品”的借方余额。 |
|
|
问题分析 | 这个现象说明企业核算存货成本时,选用的计划成本不合理,过低地估计了存货的价值。如果只有少数存货的材料成本差异较高可能是偶然失误,但多种存货都存在这样的情况,就很可能是会计人员在利用材料成本差异人为地调节存货成本 |
|
|
调查取证 | 通过重新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,查账人员发现企业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不准确,普遍比正常计算结果高出了50%左右。 如2016年10月,仓库为生产甲产品发出原材料A的计划成本共计200000元,查账人员通过计算得到应计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15%。但会计人员月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时,按照25%的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,并编制了如下分录
借:生产成本——甲产品50000 贷:材料成本差异——A材料50000 会计人员故意按较低水平估计存货的计划成本,导致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户存在较大的借方余额,然后再人为地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,其目的是多记成本,降低利润,少交企业所得税 |
|
|
|
|
|
错弊处理 | 查账人员应逐笔审查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,确定有无其他错误的情况,并将错误的分录用红字冲销,重新编制正确的分录入账。例如10月份结转A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的分录应改为 以下分录。 借:生产成本——甲产品30000 贷:材料成本差异——A材料30.000 此后,查账人员应根据调整后的分录重新计算企业的利润额,确定应交的增值税额,并及时补交税款。 将以上错弊处理完后,查账人员还应与会计人员、采购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一起,重新确定各项存货的计划成本,避免今后再出现“材料成本差异”账户存在较大借方或贷方余额的情况。
|
|
|
|
|
|
|
演练
4-11:虚增加工取得存货的成本
案情介绍 | 查账人员在对企业存货成本进行审查时,发现企业在生产甲产品过程中,消耗A材料的成本大幅增加。 |
问题分析 | A材料是企业以B材料自行加工得到的。经审查,这段时间B材料的价格并没有大幅上涨,因此耗用A材料的成本大幅增加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, |
|
调查取证 | 查阅企业生产A材料的凭证,发现会计分录如下。 借:原材料——A材料25000 贷:原材料——B材料15000 应付工资10000 进一步查阅原始凭证,发现原始凭证的记录与记账凭证不符。原始凭证中不仅有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8500元的领料单,还有工程施工部门领用B材料6500元的领料单。 通过询问两笔领料单上注明的领料人,确认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是为了生产A材料,而施工部门领用B材料是为了企业新厂房的建设。 造成这项错弊的原因是财务人员为了增加当期生产成本,降低费用,故意将为工程施工领用的B材料也作为生产成本入账,同时未将进项税额转出。
|
|
|
|
|
|
|
|
错弊处理 | 明确该错弊事项后,财务人员应该将为工程建设领用的B材料成本,自A材料的生产成本中转出,用红字填写以下凭证。 借:原材料——A材料6500 贷:原材料——B材料6500同时,应该增加为建设厂房工程施工的成本,并将进项税额转出,编制以下会计分录。 借:在建工程——新厂房7605 贷:原材料——B材料6500 应交税金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转出)1105 |
|
|
|
|
|
存货发出业务错弊风险提示
存货发出时选用的计价方法不合理、不适当
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
人为地多计或少计发出存货的成本
存货改变用途时,有意不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,也不确认应缴纳的增值税额
发出非货币性交易时,有意不处理
假借报销样品等方式,将发出的存货予以私分或出售后存入“小金库”
4.2.3存货储存与盘点的查账标准与演练
(1)存货储存与盘点的查账标准
存货储存与盘点的查账标准,如表4-10所示。
表4-10存货储存与盘点的查账标准表
审查内容 | 查账标准 |
存货储存数量的合理性 | 审查储存定额制定是否科学,储备数量是否合理,仓库管理制度是否健全,储存设施是否符合要求,有无计量不准、腐烂变质、超储积压或存量过少,有无影响资金有效使用或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 情况 |
仓库的存货是否真实存在 | ①首先,要求会计人员在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,将存货的明细账与总账相核对,在账账相符的情况下编制存货账存清单 ②其次,成立由查账人员、存货保管人员、会计人员及单位主管人员组成的盘点小组,采取科学、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,编制存货实存清单 ③再次,将存货的账存清单和实存清单所列内容进行核对,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,如不符,即为存货的盘盈或盘亏,应根据盘盈或盘亏的具体情况填制存货溢缺报告单,并将盘盈或盘亏金额反映在 “待处理财产损益”账户 ④最后,采用调查、询问等方法查证造成存货溢缺的原因,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从“待处理财产损益”账户转入有关账户。其中,盘盈的存货,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,盘亏、毁损和报废的存货,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,计入管理费用;非常损失部分,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以营业外支出列支
|
|
|
|
定期盘点和盘盈、盘亏的处理 | ①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被查企业是否对存货进行了定期盘点,对盘点结果是否及时处理,有无私分盘盈存货问题等 ②其次,通过审阅“待处理财产损益”账户及“营业外支出”“管理费用”账户明细账并审查相对应 的会计凭证,了解存货盘盈、盘亏情况 ③对存货盘盈、盘亏数较大的企业,可深入仓库实地观察、测试发料的计量是否准确,有无估算情况,必要时请有关部门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,以弄清发料计量的状况。对存货的盘亏,审查有无人 为地保管不善或盗窃占用的情况,是否及时地对盘亏进行处理,是否存在故意拖延时间、弄虚作假等问题 |
|
|
|
|
(2)存货储存与盘点的查账演练
演练4-12:存货账实不符
案情介绍 | 2016年6月,查账人员在对公司仓库进行审查时,通过了解有关制度,发现该厂在产品的收、发、存方面执行制度不严,手续不健全 |
问题分析 | 针对上述情况,查账人员于2016年6月月底对仓库库存商品进行了实地盘点。经盘点,查出仓库库存商品账实不符,试生产的A产品库存数与账面数相差10000个 |
调查取证 | 通过调查,查出造成不符的原因是在2016年1至6月试生产期间发往某销售点的5500个、某销售点的2500个及某代理商处的2000个,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,从而导致账实不符、库存不清 |
|
错弊处理 | 针对仓储部在存货方面存在的问题,建议该部门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的收、发、存制度,应对存货定期盘点,杜绝白条抵库现象,达到存货的账账、账实相符,以确保企业财产和资金不受损失 |
演练4-13:存货损毁的处理


存货储存与盘点业务铅弊风险提示
确定存货结存数量的方法选择不当
存货账实不符
未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存货的盘盈和盘亏
存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非正常损失时,相应的“进项税额”未转出,增加了增值税的抵扣额存货积压期长,占用资金数额大,结构不合理